世界突然平靜下來。1709年初期世界上主要交火勢力紛紛停火。這場大戰如果要串聯起來可以稱得上是世界大戰,然而這場戰爭雙方勢力並沒有固定,早期是東方大革命,海宋插手東方革命失敗,導致實力削弱,遭到西方挑戰,這時候大革命初期與海宋交戰的勢力反卻又似乎站在了海宋的一方。
可以確認的是這場大戰對世界的無論是政治格局還是科技發展的影響都是深遠,本位面歷史學家,將會將1702年作為一個關鍵的歷史分界點。
戰爭結束後,各項大宗物資比如說糧食鋼鐵價格狂降,輕鬆出售大宗物資賺外匯,然後再用外匯換技術的好生意,已經一去不返了。獲得科技的成本突然提高的起來。
研發科技的成本如果以簡單而論,就是僱傭高階技術人員不停實驗的工資,實驗過程消耗的原料費用。所以每一個國家的出科技的成本並不統一。主要是這些實驗的人所需的報酬。共和國現在技術人員所需的報酬,如果和海宋同行所拿的報酬相比,那是非常低。按照共和國的所宣傳的,這就是科技勞動者為國家在做貢獻。當然要維持這種科研奮鬥的激情,決不能讓賣茶葉蛋比造原#子彈要賺錢的荒唐事實嘲弄搞科研的都是傻子。然而這個時代共和國財政無法科研工作者拿上更多的實物財富。無法讓他們住上大房子,無法讓他們天天都有肉食保障。所以在社會財富不多,又想讓有知識的人都在號召下為科技研發工作,那就只能將無法創造實質財富的商業貿易控制起來。
然而這種控制頗見成效,戰後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如果要與幾十年後科研工作者所拿的物質財富相比較。只能說是這一代科技工作者在無私奉獻,僅僅在初步保障溫飽的情況下,以極大的熱情建設國家。
電解槽中如同水銀一樣流動的液體,其實上是析出的鋁。冰晶石和鋁礦燒結技術,以及配套的電力工程,共和國以極快的速度全面掌握。這裡的情況非常詭異,只要一項工業技術發生突破,最多星期後應用這項工業技術的機器就全面更換到實驗室中。所有試驗成員對國家這麼快提供成套裝置的速度感到驚訝,但是隻是往其他部門的協同努力方面上想。其實即使研發了新技術,要真正的製造新技術新工業的機械還是需要一大段時間的,之所以這一大段時間,一大段需要耗費數量眾多高階技術工人工時製造的機器,及時成套的出現在實驗室,推動下一代科技技術攀登,純屬任迪在後面推動了。任迪只需要正常難度下的製造方法,只要掌握的方法,便可以無限的將小規模製造的難度的降低到極限。任迪可能力可是能將金剛石軟化成蠟燭一樣削切的。
共和國的工業技術已經在全面突破。然而這種發展速度讓剛從北美戰場脫身的海宋緊張起來。
第一五十九章 目光聚焦
1711年,世界已經和平兩年,然而世界上矛盾只是被精疲力盡壓了下來。利益一致的人和團體走在了一起,比如說趙衛國這些演變軍官,利益就和現在的共和國未來長遠利益非常一致。這種一致造就了,難以想象的工業奔跑式發展。而海宋處於戰後要穩定住東亞,不至於再次短時間發生戰爭讓海宋再次陷入戰爭,所以工業技術專家尚未撤出共和國。也沒有停止技術交流。直到1711年下半年共和國開始準備搞一項大工程。
萬噸水壓機。工業上材料無可否認是第一的,而加工能力緊隨其後。這樣比喻,將一疊紙疊在一起向水中浸泡每張紙黏在一起形成一張紙磚塊,但是這個紙塊往地下一砸,照樣會裂成順著書頁間的間隙碎裂成兩半。而又紙打成漿形成的紙磚頭砸在地上,卻是最多磨破一個角,並不會裂成兩半。
可以這麼說拿著一根實心鐵棒,與鈦合金零件拼裝的金屬棒對打,而結果八成是,鈦合金零件拼裝的金屬棒在劇烈碰撞下散成零件。不是因為鈦合金比鐵棒材質差,而是實心鐵棒本來就是一體的,而鈦合金零件是拼裝的,即是再怎麼完美焊接,金屬零件中的縫隙對著再怎麼整齊,零件與零件之間的分子距離就是比實心鐵棒間的分子距離要大,容易被外力震裂開。
所以工業上很多重型機械的大型零件是一體的。比如說戰列艦的軸承,螺旋槳,甚至一塊塊裝甲,都是大型化鍛件。未來的戰鬥機,也是在一塊大型被鍛壓成機身的整塊金屬板上按上其他小零件。而戰列艦主炮更是如此,一塊巨大的鋼坯多次鍛打,鑽孔成型,這可不是玩泥巴,一次鍛壓錯誤就捏不回來了。正常情況下直接廢掉。
而製造這些大型鍛件,如果沒有什麼超能力輔助的話,那就需要萬噸水壓機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