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轉速不一的赤道環之間,四十二和赤道面傾斜角度的環帶穿梭流淌。這是人類在無法在太空戰艦技術和塔克人媲美的情況下,選擇的一種抵消戰術,極大的利用蛋清層這條太空高速公路。在太空中形成了塔克人造戰艦,人類造太空長城對峙的場景。
至於塔克人的艦隊想要破壞這條衛星帶,會發生對和衛星帶對擼的場景。猶如菊花一樣盛開的武裝衛星,將金屬花蕊展開對準太空目標的時候極其華麗的光束,就朝著太空發射了。武裝衛星的花瓣會被電磁炮擊中衰落,而太空戰艦的防護亦會在數倍的光束火力下,被沖刷。
高能粒子炮擊中戰艦的場面就像沖刷。粒子炮被前方液態裝甲擋住後,就像高壓水柱衝擊到岩石濺射的水霧一樣。當然隨著火力的持續前方的裝甲最終會撐不住,艦體就會被這股能量洪流直接洗刷,前方首當其衝的位置會變得高熱發光,然後直接毀滅。所有的武裝衛星為兩種狀態切換,平時的狀態就是傳輸能量巡航狀態,負責衛星環帶的衛星與衛星之間的近距離能量傳輸,而另一種方式就是超功率的攻擊狀態,設計中這種完全對外太空展開的花朵,最多無法打出十發火力。然而這十發火力的排槍槍斃,就足夠了。足夠人類的艦隊衝入塔克人的艦隊陣列中了。
沒錯現在塔克人的戰艦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訓,已經在戰艦防護膜下方構建了免疫系統。同時也在艦首安防了自毀的核彈。但是有一個死穴,塔克人沒法把握。那就是塔克人依舊是透過量子傳輸來控制太空戰艦。而量子傳輸還是要透過發射糾纏光子才能控制。也就是將其遮蔽了,跳幫戰的人類就能面對死物了。
沒錯就算其現在有著完善的免疫系統,還有自爆,面對人類駕駛者一大團史萊姆突破液態防護罩,隔絕其所有資訊發射系統後,這戰艦就是死物,自爆在太空中距離三百米外自爆是可以殺死毫無防護的蛻變者,但是如果蛻變者包裹著數百噸液態奈米金屬,這個核彈三百米的距離是可以扛下來的。
三年前的太空艦隊戰雙方就是這樣的平手,上挖人的塔克人艦隊組成的戰艦佇列,對著環帶進行了攻擊,鉅艦大炮強大能量束在太空中攻擊,一串串電磁炮從戰艦前端發射,而人類的衛星群這邊,猶如古老的火槍兵佇列,一個個武裝衛星在天空中展開銀色的金屬花瓣。花蕊中央的巨大能量束迸發。平均二十道主炮對準餓一艘戰艦,沒有華麗的移動,而是集火,最簡單的集火,塔克人這邊的攻擊擊毀了環帶上的武裝衛星,將一個個武裝衛星打成碎片的同時,人類這一邊,巨大的質子流沖垮了塔克人戰艦的一角。一個回合內雙方的傷亡竟然是相近的,可以在太空中移動的戰艦,竟然和不能自由移動,列隊而戰的衛星達成了平手。
而就在戰爭繼續的時候人類一方遠遠比塔克人要少,而且單個體積看起來也要小得多的戰艦的,數量大概兩百艘。戰爭是動態的,如果繼續這樣炮擊下去,屬於浮游炮的人類衛星很快會被破防,然後被屠殺殆盡。排槍槍斃也是如此,拿破崙時期,騎兵這種冷兵器衝鋒的兵種一直是保持著相當高的地位,就算一戰都沒法剝奪這種兵種的作用,只有二戰更好的坦克才替換了這種兵種。
兩百多艘人類戰艦沿著,衛星火炮打出的破口進行突入。進入破口後戰艦之間的一個個戰鬥雲試圖攔截,糾纏著,這種液態戰艦,然而沒有然後了。人類的戰艦是可以散開的,散開為成艇為單位的彈體部隊。
猶如鼻涕甩到了黃瓜上一樣,這樣的一艘艘戰艦散開後,就迅速登陸了一艘艘戰艦,上次跳幫戰術是一個個蛻變者進行的最後大家總結了經驗,如果多帶一點工具,登上艦隊,大家拆艦隊的活會很好一點,當然如果能夠主動貼近,而並非上次大面積的在冰環地區潛伏。那麼蛻變者的傷亡也會變得非常少。
這就是三年前的戰爭情況。戰艦內部完善的免疫系統,失聯絡後的自主判斷自爆的程式。統統失效了,從一開始還是有蛻變者讓戰艦在手上自爆了(當然也沒蛻變者傷到),到了後來,由於有了大量的液態金屬可以在太空中通訊交流,一個個蛻變者在戰場上開始交流如何拆戰艦的經驗,直接從反應鍋爐中對準可能是自爆物所在的物質噴射質子流,讓戰艦該部位徹底啞火,連帶著讓控制系統一起啞火。
在地球上電報技術沒有出現,所以限制著大兵圖作戰。而在這個時代,量子傳輸僅限於對單個糾纏光子的解析,所以通訊一隻沒法超光。塔克人又不願意親臨戰場。在每一艘戰艦上都放著一個塔克人。所以更加靠近無窮變化的人類,能在戰場上使用這種戰術。
排槍槍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