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4部分

夜週期活動幾個週期後,再次進行冬眠。等到到達目的地後,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讓人類從類似地球環境中生活三個星期(人體形成代謝的週期)在這個週期內,儘可能的運動,因為在冬眠倉中醒來,僅僅只能保持大腦的最高活躍,身軀的活躍度始終在最低點。

然而碎星大劫後,所有的僕役都陷入了長久的冰凍,當然這些僕役還能醒來,不過會以人形兵器的形態形態,自我情感喜好希望夢想,全部在重啟後由晶片灌輸。對僕役自己這個生命來說,被強制冷凍後,就等於死亡了,而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僕役這個階層儲存了下來。

這是一個繁盛的時代,在數百萬年以來,人類從未有過這麼輕鬆容易修煉的時代。血脈好,環境好。每一個星球上幾乎百花齊放,對少年們強弱進行排名。什麼天榜十耀,群星譜,巔峰百絕之類的。

這儼然就是一個修煉的時代,當然也享受著科技的遺澤。大量的民用自動化機器在人類的各個區域普及。或許這可以看成是科技時代的到來。但是從工業角度上來看,首先大型戰艦製造能力後退了,不是技術後退,而是沒人生產了。

高科技到底是什麼?如果用機器人普及,人工網路佈置,這些每個人生活顯而易見的東西來看,貌似這層高科技的皮,批的很漂亮。但是科技要有一個工業基礎,這個工業基礎對材料的加工所有的麻煩步驟是極多的。

比如說整塊大型零部件用奈米材料製作。這東西加工出來,就是耗時費力。智慧化是能輔助人類。首先每一個加工步驟由智慧化控制,這個工序人類可以省掉。再者,記錄每一個工序的檢查結果,這個智慧化也能幫人類省掉。

但是,智慧化不可能永遠對的,人類到底還是要來檢查智慧化在各個步驟上是否正確。

有些步驟容易出錯,這些關鍵的步驟,人類就要定下頻繁的週期來對比智慧化乾的怎麼樣。

有些步驟不容易出錯,加工資料長期穩定,但是不代表你就安心了,只不過定期檢查的週期要定的長一些。凡是在現實中操作智慧化的人,沒有一個人會真正相信所謂的幾百萬年不可能出錯。就算幾百萬年不可能出錯,還是一年檢查一下情況。三年把這個模組換下來。

現代工業保障智慧化運作,就是定期比對這些資料點是否正確,比起一個個步驟親自動手要省事的多了。但是最終還是人類在當監工。說監工不恰當,這些程式都是死的,人類希望程式能夠穩定,別搞什麼么蛾子。應該是人類在把握智慧化這個工具。

當然這只是保障,你要是真正的發展更先進的智慧化,還是得要一個個工業步驟讓工人們摸索成功後,反饋給程式設計者。然後在給智慧化程式設計。

至於現在這個星門位面這個時代,更加先進的工業生產已經停滯了。因為蘇聯一個航母都需要一個偉大國家上下幾百個部門協作。上百萬人員逐步摸索工業步驟。在這個修煉的時代,這些枯燥的步驟根本無法讓修煉者去做。

所以那些有著大量工業步驟的專案都取消了。比如說造戰艦,建造星球內部空間站。這些產業大幅度萎縮。

而這些工業鏈較短較小又貼近生活的科技專案到是發展的挺不錯的。而且由於工業鏈較短,某個環節上工人如果非常用心,就會產生顯著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匠心。

正如二十一世紀的地球,在地震帶上某科技大國。別看他們坦克沒事大姨媽,隱身戰機造的非常袖珍,這些問題都是出在工業鏈過長的專案上。要是工業鏈非常短的專案上。少量工人可以把全域性的情況下。他們的匠心很優秀。如果未來腦晶片植入,一個人可以掌握更長的工業鏈,這種對自己控制環節十分用心的匠心,是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

腦科技不夠,就要整個社會生產走數字化道路,腦科技夠了,在更大的專案上還要走數字化,在其他少量人可以掌握的專案上要匠心。

至於現在碎星戰爭結束後,整個人類社會各顧各的修煉,整個社會數字化大生產是別提了。由於修煉者個人條件好,匠心這東西倒是很盛行。這就出現了,現有的自動化科技精益求精的現象。戰艦之類的大型產業萎縮,技術發展停滯的現象。

然而宇宙是大的,人類是渺小的,如果沒有大型產業,對宇宙中大型能量爆發現象有著研究,所謂看到的科技進步最終會停滯下來。

納羅斯發現太空中長時間聚集的蟲族是非常偶然的一次太空旅行。這年頭大家都呆在星球上,老老實實修煉,等到幾十年後,靈能元素半衰期到頭了,就沒這麼好的機會了,所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