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8部分

一件事情,然後在b層面上做另一件事情,然後透過心靈之光量子團的資訊投影瞭解做不同選擇的後果。當然腦電思維總量過小,投影的資訊不清晰,在位面上的情況就是大腦中模擬的情況不夠準確。

這就像一個一百g的清晰大片,你用手機播放,就必須轉換格式到幾百m才能播放。現在李翰就是這種硬體不足,他在這個位面上的大腦承接心靈之光,所能想到的未來,就相當於一部只能播放幾百m的手機播放器。腦海中出現的資訊有限。

這也就是這個位面一個個四階做的任務看起來太小氣的原因。他們的知識量做不了大任務。

感覺到莫名恐懼的李翰,最終選擇了退卻。要為敵也不能現在當面為敵。這是必死任務的boss。沒有任何衝突點的李翰遠沒有覺悟和這位boss戰鬥。

十分鐘後任迪看著太空窗外遠離的穿梭艇。喃喃的說道:“你可以逃離,但是有人逃不了。會有人給我答案的。”

第一千七十九章 擴張性戰爭

人類內部的太空戰役依舊在繼續,和以往人類文明戰爭截然不同的是,這種戰爭具有擴散性。

戰爭有兩種,第一種就是雙方的制度相近,生產力相近。雙方的兵力源源不斷奔赴前線,最後形成僵局。歐洲大6各國戰爭就是如此,他們打了上千年,戰爭的結果是分裂,結果定義這是外戰。回望去殺的都不是自己人,都是外人。沒有負罪感,還可以做一個歐6戰爭,來遊戲化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而第二種就是新制度取代舊制度,哪怕新比舊效率高那麼一點,產生的效果是擴散。東亞大6朝代輪替也是如此。東亞大6打了幾千年戰爭,最後是統一,現在才能將其定義成了內戰。回望去最後殺的都是自己人,要反思戰爭代價。歷史不斷的總結,從最初的執行仁,到後來的得民心這的天下,到最後的勞動人民當家作主。

前者是僵局性質的戰爭,星門位面各個文明相互接觸,打了幾十萬年的戰爭最後成為了高層們的遊戲,而後者是擴散性戰爭,翻天覆地。這是任迪承認有價值的戰爭。真正把問題物件所有人的戰爭。

而現在碎星的擴張就是如此。而該戰爭的破壞力前所未有。戰爭進行到了第二十一年。碎星出現在了八千七百二十三個宇宙區內。隨著戰爭的擴大化,陳儒對任迪徹底放開了限制,

自戰爭第十五年後最初的幾年中,任迪每年的控制的資源星球數量平均增長率為百分之八百。到現在為止,任迪控制的資源星數量達到七百二十三億顆資源區,有的區域是一顆大行星能供給任迪生產奈米材料,而有的區域是白矮星中子星,可以生產能量元素。

而且中子星和白矮星由於能級差異生產力還有一個巨大差距,具體差距就和十九世紀早期鋼鐵產量和二十一世紀早期鋼鐵產量的差距差不多。十九世紀鋼鐵是戰略物資,各個工業國都把持著鋼鐵行業,二十一世紀,中國一家在全球上產的鋼鐵就足夠了。各個老牌工業國自己都不產鋼鐵在國際上買就行了。

現在任迪的重核元素生產技術至少換了五代,從最早期在氣態大行星建設加軌道多次撞擊,到白矮星上利用原子簡併結構的機器人生產。到現在脈衝星(小中子星)上的純夸克機器人生產。以及現在最新實驗的磁星(大質量中子星)的生產結構。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是甩了前一代技術。

單單是脈衝星上的重核穩定元素的產量,一顆就是六十七顆白矮星的產量。而現在任迪在磁星上驗證新技術還能在將產量攀升二十到五十倍。

這就是任迪技術進步的節奏,在任迪的供應下,碎星現在的工業(附屬工業),現在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產能這麼大,該怎麼消耗的問題。

這就像十九世紀,各個工業國在考慮怎麼多搞一點鋼鐵造戰列艦。而二十一世紀中國在考慮怎麼對其他國家傾銷鋼鐵。

任迪現在要把所有生產的重核元素,均勻的傾瀉在每個星球上,大概每年每顆行政星球分攤十六萬噸的樣子(這個數字還在遞增)。

這不是給每個星球增加靈氣含量的問題,讓其變成仙境。而是自然生態被驟變的環境毀滅,要重新洗牌的問題了。就像池塘的餌料投多了,直接富營養化,魚直接死。

而現在任迪控制的中子星噴量就是這麼驚人。當質量一顆太陽的東西一年都在噴這種玩意。重核元素這種過去在碳基生命環境下很少見的東西,現在多的有點過分了。

現在碎星軍團正在考慮將單兵武器的能源重核元素化。構建體積更小,能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