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平時草原上的馬匪出則為匪徒,平時躲在部落為牧民。想要圍剿必須得找到他們。想要到牧民這裡抓他們。就要做好被牧民一聲:“殺漢人”口號敵對的準備。

然而這個情況在共和軍到來變了。交流,有時候相互交流可以解決民族之間的隔閡問題。共和軍並不僅僅是一隻武裝力量,更是代表一隻經濟力量進入東蒙,大量的東蒙急缺以往價格昂貴的物資,平價運輸到這裡,並且僱傭當地蒙古人勞動,並且從當地招募民兵。

習慣用人民戰爭耗死對手的任迪怎麼會讓馬匪如魚得水呢。幾場剿匪戰鬥打下來,就算馬匪混到牧民中去,附近的牧民也開始舉報這些劫掠者。因為貿易的好處是大家享受到的。牧民手中垃圾一樣的羊毛,皮革被換成他們急需的物資,而且前來交流執法是接受了紅色思想教育的當地人。本地人和本地人總能講得通道理吧。

當然共和軍也不是什麼善茬,三個月前,幾個大部落聯合在一起準備聯手對共和軍的貿易站搶一筆,結果在自動化火器殺傷下抱頭鼠竄,大約兩三千牧民參與了搶劫,所有的參與搶劫的牧民被這機械化殺傷力震撼了。屍橫遍野不過如此。

發動這場劫掠的幾個大部落的頭人,被共和軍直接抄家,然後共和軍直接接受了這個部落的管理。所有的俘虜以四分之三的工資參與鐵路建設,草原被劃分成一塊一塊,每個家庭承包一塊草原放牧。和共和軍簽訂畜牧業合同。從這些部落中招年輕人培養黨員教育培訓,然後管理。

正如共和軍在這片草原上承諾的——不掠奪任何一隻牛羊。也正是個承諾,讓加入共和軍的蒙古族幹部的話在這片草原上比貴族們可信。誰能給予誰就有領導力。蒙古貴族們能給予的就是帶著大家打草谷,現在在火器時代,拿著刀子衝鋒等於找死。那麼現在在醫療貿易上能給與工農黨話語權陡然提升。

任迪看著這些忐忑不安的貴族朗聲說道:“蒙古漢子說話爽快,做人也爽快,這個性格我喜歡,所以我就爽快的跟你們說了吧。我們這樣一群人在我們漢人的地界上對地主們幹了什麼,相比各位也知道了。各位就是我們口中的剝削者。不過現在我們是外人,作為外人,我們不好對你們下手。但是你們以為你們就安全了嗎。就可以為所欲為驅使這裡的牧民了嗎?

漢人不會親自統治這裡。蒙古族會在草原上自治,但是自治區中管理的人,在未來絕不會是你們這些貴族。草原上這場變化中我希望你們能早一點轉型成商人。”

“將軍閣下,我們變成商人,你就不會殺我們?但是我們怎麼變成商人。”一位富態的漢子說道,任迪說道:“皮毛生意,羊肉批發生意,都可以做。我不是來收買你們的,而是通知你們的。”

態度,沒有緩和與欺騙。而是對變革趨勢的自信。

在對待東蒙古草原這片土地,任迪的態度是讓其自治。自治這個名聲看起來有點中央權威讓步的樣子。但是並不能這麼理解。所謂的自治是黨組織地方政府官員大部分由當地人擔任。中央政府管轄力一點都不弱。只是組織當地人管理罷了。

長城以北的土地,糧食產量極低,再怎麼管理,無論是搞自由經濟還是集體農場,你都沒辦法在財政上富裕。對這片土地最理想的治理方式是當地財政可以自給。而且當地人將自己看成中國人。不要以為一個地方為國家提供實際富裕物資,才算是對國家有貢獻。蒙藏西域這三個地方的降水就決定了這地方不可能成為人口稠密區,無法成為人口稠密區,你就別想用製造生產富裕。在一個不可能富裕的地方,國家為什麼還要在此維持統治呢?因為這片土地下滿有資源。同時可以為國家提供陸地上的戰略緩衝。那麼可見在這個不可能富裕的地方為國家守著礦產資源,維護這這片廣闊的寶庫。這就是標準的苦差事。不僅用不著這些地方的人做出財政貢獻。還要給當地人補助。

任迪現在在東蒙的政策和心態,來源於黨中央的這個建議,任迪也有過疑惑,後來被趙衛國打消了。趙衛國說道:“凡是政府事業單位,在山區,偏遠地區工作,都是有地方補助的。”

任迪剎那間就想通了,這麼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歷史上就人煙稀少,降水量缺乏,不適合城市叢集發展。在這裡生活還將自己視為中國人的蒙古族,其實就是在為中國守著這麼一大片疆土。在這個苦寒地區守著,將這片地帶大量的資源以及土地標上了中國的名字。要是讓關內的漢人來幹,一句話給錢。因為到這些地方工作和支援西部沒什麼差別。

守著疆土人也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