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送走熱情的村民們,秦慕童和老太太這才終於得空繼續把沒做完的午飯給做完。
主要還是老太太一早就做了不少準備,灶上還有鍋雞湯呢,這剩下的活兒自然就不多了。
秦慕童作為考上曲中的當事人,剛剛也被村裡的大媽大嬸兒們團團圍住,被拉著問了許多考上曲中的“訣竅”。
秦慕童哪兒有什麼訣竅,無非就是聽老師的話,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做一些拜託老師和同學們從縣城帶回來的輔導資料等等。
大媽大嬸兒們對她的回答顯然並不安逸,而在問過那些輔導資料的價格之後,她們對秦慕童就更不怎麼熱情了,轉而將目標放在了孫老師身上。
開玩笑,那些什麼輔導資料那麼貴,他們怎麼可能捨得給自家娃買?!
有那錢,他們還不如多割幾斤肉回來給一家人吃呢!
只要娃兒自己肯上進,那該考上還是肯定能考上的,跟輔導資料有什麼關係?
還有些人已經打上了秦慕童那些輔導資料的主意,想著反正秦慕童現在用不上了,不如他們到時候就跟秦家借,還能白得一套書,那多划算啊!
這些人壓根兒就沒怎麼隱瞞自己的心思,秦慕童自然是看出來了。
秦慕童:“……”沒想到你們長得不怎麼樣,想的倒是挺美!
趁著大媽大嬸兒們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秦慕童乾脆悄悄溜回了灶屋。
她是寧願在灶屋裡熱的汗流浹背,也不願意出去應付那些人了!
至於那些被人盯上了的輔導資料……回頭她就說已經借給同學的弟弟妹妹了!
要是有人問什麼時候能拿得回來,那誰知道!?
喝雞湯的時候,孫老師怎麼都不肯多喝,倒是一個勁兒的勸秦慕童多吃些:“你還在長身體呢,就該多吃點兒好吃的。要不然的話,這以後學習也容易跟不上。高中的課程可比初中要累多了,你還得加把勁兒才行。”
結果一鍋雞湯,秦慕童一個人就喝了一大半。
她覺得自己這頓飯就是給雞湯撐飽了的。
孫老師要回學校的時候,老太太還真把自己之前定好了的錦旗拿給了孫老師,非要孫老師帶走。
那錦旗上寫著幾個大字:授教固有方,桃李滿天下。
當然了,這詞兒也不是老太太自個兒想出來的,而是她去訂做錦旗的時候,人家老闆在得知她的要求之後,拿了一串詞兒給她選出來的。
孫老師看到這面錦旗的時候,是又激動又不好意思,臉都漲紅了。
她教書十幾年,還是第一次有家長給她送錦旗!
這簡直太讓人驚喜了!
孫老師本不好意思帶走,老太太卻是道:“孫老師,真是對不住了。本來應該我這個老太婆親自到你們學校去送錦旗的,不過我現在年紀大了,腿腳也不是很靈便了,去了學校怕是還要給你添麻煩。今天難得孫老師來了我們家,我也就不跟您客套了。這錦旗啊,您可無論如何都得收下!要不是有您的教導和照顧,我這個老太婆哪兒能看到童童有今天啊?您拿這錦旗,那都是應該的!”
老太太說得誠心誠意,孫老師雖然有點兒羞窘,但還是把錦旗收下了。
可這樣還沒完。
老太太還要在院子裡捉只雞給孫老師帶走。
這下孫老師是說什麼也不肯要的了。
她要真捉了秦家的雞,那她成什麼人了都?
有這錦旗就夠了,她也算是沒白照顧秦慕童這麼三年。
老太太見孫老師不肯捉雞走,她老人家想了想,就把今天沒燉的那半隻雞給拿了出來:“這是宰好了的,拿回去就能下鍋,而且也只有半隻而已,孫老師您總能收了吧?童童在您那兒吃了那麼多頓飯,我們卻只是還了您半隻雞。這麼算起來,還是您吃虧了!”
雞肉也是肉,這年頭可不便宜。鄉下人家養幾隻母雞,那大多都是為了下蛋的。哪怕養到後面成了不下蛋的老母雞,這雞也是可以拿去換錢的,很少有捨得宰來給自家人吃的。
就算真的宰來吃,那肯定也是要分成幾頓來做,少有一頓就吃掉一整隻雞的。
那也太敗家了。
而秦家就秦慕童和老太太兩個人,雖然倆人不用省著吃吧,但她們畢竟吃的少,所以每次燉雞都是燉半隻。
現在看來,這個習慣顯然很不錯。要不然的話,這個時候,她們到哪兒找半隻雞給孫老師帶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