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百官出迎,恐怕,陛下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啊
想到陛下的一腔老父親心態,再想到近來京中的風向,李元海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招來一個小太監,低聲對他交代了幾句,目光投向宮外,緩緩踱回了御書房。
宮外,丞相府。
賈希言坐在大堂上,聽著小太監的話,看著手裡的奏章,沉吟片刻,點點頭:“有勞公公,賈某知道了,還請轉告李公公放心。”
“有勞賈相。”小太監不卑不亢地躬身行禮,轉身離開。
何長安寫的奏章啊
將這事宣揚出去倒是小事,畢竟作為丞相,在兩國交戰之時,做好京中某些言論的管控,本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他對太子的作為也頗有好感,這件事並不困難。
唯一麻煩的,就是陛下的貼身太監李元海著那小太監傳來的話。
百官迎接太子,這件事若是放在之前,倒只是小事。
但要是如今實行,無論太子立下了多大的功勞,不,或者說,正因為太子還立下了軍伍方面的這麼多功勞,又有何長安背書,太子的處境才更加麻煩。
最近京城圍繞著太子的南亭開發區湧起的暗潮,可不容樂觀啊。
想到昌王和惠王的動向和那些捕風捉影的傳言,賈希言的眼中劃過了一絲深深的憂慮,想了想,研墨寫了一封書信。
“來人,備轎,本相要進宮。”
賈希言高呼一聲,將奏摺交給角房的屬官,招來一個老僕,把剛才寫的信給他,低聲對他道。
“去楊兄府上,讓他找個人在城外十里亭的驛館蹲著,等著太子回程,把這封信交給太子。”
“不要耽擱,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