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個鬼牢,”方剛說,“我這十年間在東南亞偷渡數次,哪個國家沒去過?只要膽大心細,主要是得找對蛇頭,我現在就給那個孫先生打電話,他可是資深蛇頭,保證沒事。”老謝扁了扁嘴,也不好說什麼。方剛聯絡上孫先生,他告訴方剛,從泰國往寮國和柬埔寨過境都很容易,畢竟泰國的經濟條件遠勝寮國、柬埔寨等窮國,所以邊境也沒那麼嚴格,很多地方都是村莊,根本沒有邊境線,過去並不難,最多也就是在村落設有簡易哨卡,主要是防從老、柬偷渡去泰國的人。
老謝非常擔憂:“那我們回去的時候,豈不是很難?”
孫先生笑:“在別人來看很難,對我沒有,你們就放心吧,只要你們給的錢不是假鈔,我就保證你們健健康康、完完整整地回來!”
他和方剛輪流開車,從曼谷一路向東行駛到邊境。東南亞各國的邊境線,除了密林就是偏僻的村落,方剛早就習慣了。很多村莊就建在國境線上,兩國的村民經常互通有無、買賣物品,每天都要跨國。方剛看到這個地方的泰柬邊境也有一座村莊,不少人開車或騎摩托車在村裡穿梭經過。
“那些都是做生意的人,”孫先生指著他們,“柬埔寨那邊的人主要是賣草藥和野生動物皮毛與製品,比如蛇毒、蟾蛻和穿山甲的鱗片,而泰國這邊會把水果乾、骨痛油、鱷魚皮、壯陽藥和色情光碟等物販賣過去。
老謝問:“這村子也有設哨卡嗎?”孫先生點頭說有,但他們並不是24小時都在這裡,也有規律,實在不行就用錢賄賂,那些邊境哨卡的軍人都很窮,見錢眼開,知道這裡都是賣違禁品的商販,也都會睜一眼閉一眼。
在孫先生的指點下,四人先在村民家借宿,這天晚上他們出動,開車繞過村莊,從樹林中穿出去,順利過了邊境,來到柬埔寨這邊的村莊。因為人生地不熟,孫先生幫方剛在本地找了個懂泰語的村民,當嚮導兼翻譯,而他則自己回泰國去了,等三人忙完再聯絡。方剛在村民的指路之下,開車來到三隆。這個村子與泰國那些偏僻鄉村沒什麼區別,方剛看到這村子連一條像樣的柏油公路也沒有,全是土路,兩旁都是那種吊腳的木屋,天氣炎熱,不少孩子們都赤著腳在路上來回走著、跑著。
老謝只記得一條路,要從村莊中的某學校開始才能找到。貝姆說:“這學校居然有很多歐美的老師,很先進啊!”方剛也看到那學校有六七名白人成年男女走出來,有的手中拿著課本,明顯是教師。而很多十歲左右的孩子都穿著半袖的足球衫,紛紛走出學校,路過時都對那些成年白人雙手合十行禮。
開車半小時,村民嚮導也沒找到地方,方剛問:“你到底會不會記錯路?這裡不像是有墳場的樣子!”村民嚮導說,這附近他很熟悉,方圓幾十公里都沒有墳地。
“不應該啊……”老謝撓撓腦袋,“我記得就是在一片樹林旁邊,村後的山包,過去就是……”方剛說廢話,東南亞到處都是樹林、村莊和山包,你得有那種特殊的標誌物。
貝姆說:“好好想想,除了樹林,還有什麼比較特別的地方?”
老謝仔細回憶:“記得那片樹林的樹長得都很高……”方剛氣得想揍他,說哪片樹林的樹能比你還矮,那不叫樹林,只能叫灌木叢。老謝嚥了嚥唾沫,貝姆問村民嚮導最近的墳場在哪裡。
“往那個方向,至少要開出六七十公里遠,”村民指著西面,“但那裡沒什麼樹林,以前是有個外國商人在三隆建的橡膠園,砍倒不少樹,後來橡膠園倒閉,那裡也荒了。”方剛讓他開過去看看再說。
約一小時後到了地方,果然,看到這裡有大片已經無人看管的橡膠園,外面還立著木柵欄,有的柵欄被人為破壞,但大部分都是比較完好。在橡膠園的南側,有片平坦地建有一棟三層的木板獨樓,看上去很精緻,但也很舊,玻璃窗全都碎了,似乎長年無人居住。
“那是橡膠園主人住的,”村民嚮導說,“後面那兩排平板房,就是工人的宿舍。”
忽然,老謝指著三層樓的後面說:“你看你看,那幾棵樹又高又大,我記得那個地方!”大家放眼望去,看到在獨樓後院有五六棵非常高大的樹木,每棵都有四五十米高,非常顯眼。
村民嚮導問:“那是油棕,你確定記得這裡?”老謝非常肯定地說記得,當時開車遠遠看到過那幾棵樹。
“從哪個方向看到?”方剛問。
老謝想了想回答:“好像是從側面吧……”村民嚮導說現在我們路過的是獨樓的正面,也就是樹的正面,要想從路上觀察到那幾棵大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