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會讓人誤入歧途。
趙諶在剛去邊疆的時候,一定還是渴望被父親保護的吧。
他有沒有在夜裡的夢中呼喊過自己的父親?
正是因為有一種被父親拋棄的感覺,他才更想要想自己的父親學習,獲得父親的認可。
其實,孩子對父母的愛,比父母愛孩子更強烈。
可是,在沒有趙寧親自教育的情況下,趙諶只看到了趙寧殺伐果斷,卻不知這種殺伐果斷背後有著許多政治手段。
學習,總是那麼的難。
教育,也同樣如此。
趙寧終於承認自己失敗了。
這麼多年來,他從來不認為自己做錯了,哪怕在大宋朝殺人屍山血海,他也堅定地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前世的他,也是一個對自己極度自信的人。
可這一刻,他覺得對趙諶的教育,全面潰敗。
當父親,原來比做皇帝更難。
“出去吧,去看看你的母親。”趙寧有些無精打采地說道。
趙諶站起來,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這一刻,趙諶對自己的父親也沒有再抱任何一絲幻想,他也不再覺得自己向父親學習是他的人生目標了。
至於遼王的爵位是否被廢,自己的將來,他似乎也不在意了。
他壓在內心深處許久的情緒,也在今天徹底爆發出來。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鴻溝,就是人與人之間認知的不同。
趙寧從來不擔心趙諶有野心,有野心實在太正常不過了,他希望自己的幾個兒子都有野心,他們在下面有一些小動作,或者小心思,他都能容忍。
可是今日,他感覺自己的心口好像被紮了一刀。
這種失敗彷彿抽空了他精氣神。
次日早朝,趙寧坐在龍椅上。
他面對堆放著那些彈劾遼王的奏札。
大殿內氣氛有些凝重。
“關於遼王殺人一事,諸位如何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