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沒田可種。做買賣,她也不懂。她一十一歲的小姑娘,帶著五個孤兒,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不說在古代,就是現代也無法生存。想要吃飽飯、穿暖衣、住不漏雨雪的屋子,這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也是難上加難。只能憑藉自身的條件,慢慢改善生活。
也許是大姐醒了過來,心裡有了主心骨有了支撐,也許是屋裡是前所未有的暖和,五個孩子睡得都熟熟的。
李紫玉從脖子裡摸出幾把鑰匙,用其中一把開啟了木箱,從箱子裡摸出一把鎖。又下意識地摸了摸箱子底的一個荷包,裡面是五十三文錢,是這個家裡全部的錢財。拿出又重新數了一遍,五十三文,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把荷包重新放在箱底,有原樣鎖上。她心裡其實挺佩服原主的,家裡窮成這樣,可確保留著最重要的東西——鎖。當然,這鎖肯定是爹爹孃親在時添置的,但能夠保住確實不容易的。鎖,對幾個弱小的孩子來說,是最起碼的安全保障。
李紫玉輕手輕腳的走了出去,將東屋門掩緊。解開西屋門上繫著的麻繩,走進了西屋。西屋的木門和窗戶還是完好的,如果不開西屋門,沒人知道西屋的房頂塌了。萬幸的是西牆沒塌。西屋東牆角還長著一塊房頂,鐵鎬、斧頭、竹筐、鐮刀、麻繩、草繩之類的都堆在那兒。這些工具都是爹爹孃親在時添置的,即使生活艱難,李紫玉也沒把這些賣了。因為沒了這些工具,她們的生活將更加艱難。李紫玉徑直拿了一把斧頭,又拿了兩根麻繩,背起一個大點的竹筐。她準備去山上看看,主要是砍些柴回來,順便看看還有沒別的什麼。李紫玉輕輕地關緊西屋門,用麻繩繫緊。走到屋門外,用那把鎖把正房屋門鎖上。
李紫玉邊向外走邊掃視著前院。
前院的院子目測大約有一畝多。李紫玉搜尋了一下記憶,發現是爹爹孃親剛搬來村裡時買的。估計當時手裡有幾個錢,才買了這麼個院子。在現代,一畝的院子很大了。古代地廣人稀,這個院子不算大。院子用土坯磚圈了起來,院牆大約有兩米半。這在村裡來說,院牆是挺高的。可能是她家在村東離山近的緣故,最主要防禦的是野獸的侵襲。前院被李紫玉姐弟種了了莊稼,種的是高粱,因為相對來說高粱的產量高。地裡的高粱茬頭都刨出去了,顯得地裡坑坑窪窪的。這一畝地打的糧食,就是姐弟幾個一年的口糧。要是在現代,高粱畝產能高達五百到一千斤。姐弟幾個肯定能吃飽。在這裡,畝產剛一百五十斤。六口人,每天兩頓飯,一天平均不到半斤米。餓不死,算他們命大。原本這個家裡也有五畝地,爹爹孃親的相繼病故,所需的藥費、喪葬費,家裡的幾個錢根本不夠,五畝地也相繼賣了。在前院的東南牆角,用高粱杆和麻繩圍了一個廁所,下面應該是一口破缸,缸上是兩塊木板。廁所旁邊放著一個木糞桶,桶裡放著一個長長的木糞瓢。廁所旁邊有一糞堆,凍成了冰已聞不見臭味。從屋門口到前院門有一條用小石頭鋪成的小道,這條小道是姐幾個從山裡邊撿回來的石頭鋪成的。因為一下雨下雪,院裡就會泥濘不堪。因為是冬天,整個前院都透著蕭條、淒冷。
李紫玉走到院門外時,盯著用木頭和麻繩綁成的院門,心裡升騰起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這樣的門能擋得住誰呀?原本有兩扇結實的木門,後給爹爹打棺材用了。想到這裡,李紫玉心裡又麻又酸又痛。使勁兒用門上的布條把門繫緊,才轉身憂心忡忡的向山裡走去。
李紫玉所在的村子叫羊草溝子村,是個只有三十幾戶的小山村。李紫玉現所處的朝代叫大葉朝,大葉朝東北邊陲重鎮白山城轄下有一個縣叫撫遠縣,羊草溝子村隸屬於撫遠縣。羊草溝子村北面是大嶺子山,南面是一小塊平原,村東有一條不大的小河。所謂的平原是村裡的村民開發的荒地。羊草溝子村的村民大都是外地逃荒的在這兒落腳的,姓很雜,姓啥的都有。村民們大都善良好心,也很勤謹,鄰里之間相處的也和睦。本來這裡也就幾戶人家,後來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村落。十幾年前,原撫遠縣令林壽春有次微服尋訪,發現這裡有個村落給命名了村名,任命了趙清為村長兼里正。村民們也都正式有了戶口,也按每家的所有田地畝數交了賦稅。據說之所以叫羊草溝子村,是因為村西有一條狹長的深溝,裡面長滿了雜草。村民有幾個養羊的,每天把羊往裡一轟就不管了,天黑才把羊趕回家。林壽春那天正好走到了深溝旁,看見了羊群啃食著雜草,故而起了此名。
李紫玉的家在村東也在村尾,離那條小河也很近。她家的房子建在了半山坡,地勢很高,俯瞰著整個村落。
第三章 大嶺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