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的地面測試情況看,我個人覺得改進方向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杜院長,我不著急”王教授嘴裡雖然這麼說,但是今天作為這個束能電磁波發shè器原型的正式測試,擔任現場測試總指揮的王允祥教授心裡怎麼可能放鬆得下來?
現在蓮花基地這個準備測試的20萬千瓦束能電磁發shè器原型,就是王教授具體負責,按照杜克提供的設計方案研究實現的,即便現在還只是一個原型,但是這已經是現在世界上單體最強功率的束能電磁發shè器了。
可以說只要今天測試成功,王允祥教授必定將會同杜克一起載入電磁研究領域史冊,今天就是一個創造新歷史的重要時刻,你讓王教授怎麼可能不緊張。
這個束能電磁發shè器原型在前段時間製造過程中遇到了重大技術問題,王教授的團隊對於杜克提供的這個超前科技設計方案當然無法進行改動,事實上他們在杜克的指導下做出了原型的第一個版本都已經非常不錯了,這種完全超越地球現有電磁理論的新玩意,現在除了杜克其他人根本沒法提出什麼改進思路。
所以杜克才不得不飛到現場進行解決,透過仔細研究分析,發現還是由於目前地球的工藝水平和材料限制的原因,無法達到比萊姆設計方案中的jīng度和強度要求,所以按照比萊姆提供的設計方案實現的原型,根本不可能達到設計的xìng能指標。
這樣杜克只有對比萊姆的設計方案進行大量的最佳化改進了,好在前期王教授他們做的工作比較紮實,讓杜克拿到了現有原型機的一系列測試資料,有了這些資料後,再根據比萊姆給出的原理讓克里開發出模擬模擬應用,將這些測試資料帶入後進行了大量的模擬模擬運算,杜克終於從自己旗下杜氏重工選擇出了更加適合的替代材料。
然後要王教授的團隊使用這些材料重新制作了主要部件,將原型機體積比之前設計的增加了2倍以上後,模擬模擬應用測試終於透過。
這樣新一代的原型機就從原來5米見方變成了10多米見方大小,看上去笨重了很多,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新原型機雖然臃腫了不少,但是初步簡單測試顯示基本上達到設計xìng能指標。
對於這個倉促間改動很大的全新設計,擔任現場測試總指揮的王允祥教授其實心中還是有些不踏實,儘管在之前的低負載測試中原型機的表現同設計水平基本吻合,執行良好,但是誰也不敢打包票將負載推進10萬千瓦以上的負載下是否還能如此順利。
“1萬千瓦發shè準備,第一次試驗開始。”王允祥教授稍微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後,開啟話筒命令道。
很快,遠處的束能電磁發shè器開始轉動起來,瞄準天上的目標,一分鐘左右終於瞄準到位,發shè出了第一股束能電磁波,杜克可以看到,在強大的電磁波穿過的空氣中,彷彿像閃電一般釋放出一縷極高極細的火花。
為了確保安全,不至於被意外擴散開來的強大的磁輻shè誤傷,此刻束能電磁發shè器離杜克他們足足有2公里,同時在這套束能電磁發shè器方圓兩公里範圍內的人員也進行了全面的疏散工作,束能電磁發shè器的所有cāo控都透過遠端有線遙控來指揮。
如果不是極為注意這邊,誰都不知道在這個烈rì炎炎的白天,天上還能夠產生像閃電一樣的火花。
“擊中目標,電磁波到達目標的擴散面積為20平方厘米,能量密度223。5瓦/立方厘米,發shè系統50米區域範圍,電磁輻shè強度55微瓦/平方厘米,100米區域範圍外,電磁輻shè強度40微瓦/平方厘米,第一次發shè成功!”很快測試結果就反饋回來,看著監控系統上的資料,王允祥教授怦怦直跳的心終於平復了一些,這個結果同理論計算值相比幾乎一致,說明系統執行相當正常。
而從束能電磁波發shè器的周邊電磁輻shè來看,證明能量洩漏相當微小,第一次試驗相當成功。
受此鼓舞,測試團隊很快測試了3萬千瓦、5萬千瓦、8萬千瓦……一步一個臺階地不斷增大發shè功率,每一次的試驗結果都同理論值非常吻合,證明這套束能電磁波發shè器原型工作非常正常。
眼看整個測試工作就要圓滿完成,王允祥教授信心滿滿地下達了最後一次滿負載發shè測試的命令,只見空中閃現完一股極細的火花之後,監控系統卻沒有反饋回來任何資料!
“怎麼回事?”前面一直順風順水的王允祥教授看著監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