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因著太看重對方的才學,趙桓不但不提姚虞二人不奉詔的事,連在語氣上,也是客氣非常,遠遠不同與對平常大臣。

自然,這也是因為對方還是白身,並不是他的朝中大臣的原故。

虞允文雖然聰慧遠過常人,到底經驗不足,被趙桓如此一弄,心中感動,連忙又一旁首,才順著趙桓手中的勁道站起身來,喃喃答道:“臣離臨安後,便與姚兄一同考察京東京西河東各路的情形,已是決意來長安為陛下效力,只是臣年輕歷淺,不比姚兄,是以稟過老父之後,打算留在長安報名今年的秋試,得了功名後再為陛下效力,卻不料金兵驟然來襲,臣經臨安一事,於守城已有些心得,此時也顧不得避嫌,只得冒昧自薦,不恭之處,還望陛下恕罪。”

這一番話說得趙桓當真舒服,對方又解釋了為什麼不肯奉詔,又很是謙抑,不肯接受自己過於客氣的問話,年紀雖小,城府應對已經遠過於常人。

當下順著他話頭,狠狠瞪了姚平仲一眼,向他道:“虞允文尚且知道此時是國家用人之際,他一介白身,年紀輕輕,還一心效命於朕,這就更加難得。倒是你,身為國朝大將,當年的事不必提,其過在朕,不過君臣無獄,你不曉得麼!”

他所說的君臣無獄是一句儒家有名的話,乃是說君臣之間,沒有是非對錯,做臣子的不能怨恨皇帝,根本沒有官司可打。

這姚平仲當年獻計不為趙桓所用,兵敗後一心避世,官府朝廷數次徵兆他只是不理,臨安一役后皇帝親下詔書徵召,還是不理。是以趙桓此時拿這個名頭斥責,也屬應當。

待他說完,姚平仲方才知道皇帝適才為什麼不理會自己,他急忙跪倒,用極其誠摯的語氣答道:“臣自東京陷落後便心灰意冷,這原就是不對,陛下臥薪嚐膽,自北國千里迢迢逃回,臣得知還心中懷疑,不肯即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