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欣喜臺灣已從經濟的困境走出,在繁華熱鬧舊貌換新顏的街頭,她追思往事卻多了犀利的評判與深刻的感嘆。她會從鬧市走向古舊的小巷深處,在一幢古舊的老宅前憑弔良久。當年在這古巷老宅中有私家菜館,每日只做一樁生意,且要早先預定,那是名廚掌勺,家常風味家常氛圍,別有一番情趣。他們的午飯糰就選在這裡。每月一次,每次多挑星期六中午,故曰午飯糰。團員多時兩桌,少時剛夠一桌。有《自由談》的趙君豪、《新生報》的張明、名記者女作家徐鍾佩、平劇名伶顧正秋、《大華晚報》耿修業、《自由中國》的雷震、名作家陳紀瀅、夏承楹和林海音夫婦、《傳記文學》劉紹唐夫婦、財經界紅人徐柏園夫人陸寒波女士,後來加入的還有孟瑤教授、劇人金素琴、報人曹聖芬、餘夢燕、王民、律鴻起、潘煥昆,還有前輩黃君璧教授、魏景蒙、鍾海音、畫家孫多慈、名作家姚朋等,林語堂先生也來過一次。可謂精英薈萃、濟濟一堂。邊吃邊聊,可論世界大局,可談國事前途,亦可談好書好文好畫好景,真正的自由談。興致來時,也結伴到陽明山賞杜鵑,去北投觀光一番。可惜世上無不散之筵席!雷震被捕,顧正秋與任顯群結婚不久,任顯群又被捕,蕭孟能的文星書店出事,耿修業的好友李荊蓀國匪諜罪名系獄,趙君豪壯年早逝,一系列的事件發生,風聲鶴唳,誰不怕自由談談出個不自由!任顯群的罪名也是跟###分子有瓜葛,下獄多年,在獄中編出一本中文字典,出獄後退隱金山農場,不久因病去世。他的妻子顧正秋還是蔣經國頗為欣賞的平劇名伶呢。雷震在監牢裡待的日月更長,當時胡適之先生一再為他說情,也於事無補,雷震出獄後不久,亦在臺北去世。就是胡適之本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時,因在答詞中當面責難蔣介石,這決定了他在臺灣的悲劇結局。仍在幽禁中的張學良先生,被長期監視得已意氣消沉的喬治叔叔葉公超,一直在軟禁中的孫立人將軍……這一幕幕展現出臺灣政治的陰霾與漩渦!她已經不把世界截然地分成光明與黑暗各一半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海峽兩岸皆我家(3)
但是,她始終顧著臺灣,痴心不改。
臺北中山北路武昌新村12號仍是她的家,臥室裡那套藤木梳妝桌椅已見破舊,歲月卻將表面磨損處透出鋥亮的光彩,這讓她心醉心碎,淚眼朦朧中,將軍正笨手笨腳地給她插戴蝴蝶蘭。若趕巧聖誕節在臺北,那客廳的聖誕樹旁,便釋放出過去的年代四口之家的歡聲笑語。後院的聖誕花樹已見高大茂密,這是相思樹呵。將軍在世時,每年聖誕,宋美齡都要給他們送聖誕花樹。而今,陳香梅與蔣氏家族的關係已向縱橫深入發展。她與經國緯國可稱平起平坐的摯友,緯國人前人後信函書箋總是親切地喊她“香姊”,她對來自遠方的蔣家媳婦蔣方良充滿了同情,珍惜當年在臺北統一飯店一塊理髮時的閒聊時光,尤其敬重蔣方良無怨無尤的奉獻精神。再後來,她與蔣家第三代也有交往友情,蔣經國非婚孿生子章孝嚴章孝慈也對她心存感激。
她在臺灣的根也是無法割棄的。
1970年蔣經國第五次訪美,隨行的是溫哈熊。臺灣駐美大使沈劍虹和溫哈熊找到陳香梅,說經國先生要見美國的眾議院議長,還有聯邦調查局局長鬍佛和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瑟賓,沈劍虹和溫哈熊面呈難色。陳香梅說你們不要費心了,就在我家裡舉辦一個小型歡迎會,我保證他們都到場,要不公文來往發邀請函要耽擱好些時日呢。夜間,水門大廈頂樓陳香梅寓所燈火輝煌,賓客盈門,要請的人都到了。拍照時,蔣經國不無感激地拉著陳香梅站在一塊,左邊是胡佛,右邊是瑟賓。一週後,胡佛將這張合影寄給她,上面題寫:“謹以最高敬意,將此照贈予一位偉大的女士。”她伸伸舌頭,調皮地笑了,她算哪門子偉大?一介東方小婦人。但她珍藏著這張照片,都是可書可傳的歷史人物呢。
1975年4月5日,在中國近代史上折騰了半個世紀的著名人物蔣介石去世,這時正是臺灣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之日。美國總統福特指派了十五名團員組成的特使團即赴臺北弔喪,陳香梅自是團員之一。當福特的幕僚長羅伯哈特門打電話告知她時,陳香梅多了個心眼,問道:“有哪些人?團長是誰?”羅伯是新聞記者出身,與陳香梅頗有交情,便答道:“領團的是農業部長,團員有前駐華大使英康衛,參議員高華德,福特總統的兩位好友,周以德等。”陳香梅沉吟片刻,說道:“這樣不妥,我們應當請副總統領隊。”羅伯說:“洛克菲勒副總統剛從沙烏地弔喪回國,那地方的風俗是人死後二十四小時必入土方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