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巴勒斯坦事務上的分量日益彰顯。
1946年6月14日,英國首相艾德禮致電杜魯門,請美國派人來商討美英聯合委員會提出的建議。半個多月後,駐英大使亨利?格雷迪協同其餘的代表成員組團前往倫敦,與以赫伯特?莫里森為首的英國代表團磋商。經過兩個代表團激烈的討論,一個“分省分治”也稱莫里森…格雷迪計劃新鮮出爐。在計劃中,能夠看到一個完整的巴勒斯坦被分成了四個省,這四個省將組成一個聯邦制的國家。這四個省分別是佔總面積17%的猶太省,佔總面積40%的*省,還有兩個由英國直屬的耶路撒冷省和內格夫省。
按照計劃的構想,*省和猶太省都在由高階專員直接控制的中央政府下運作,由此管理國防、外交、關稅和治安等,擁有廣泛的權力。而在地方性事務上,兩省均享有大部分的自治權。他們以為,這樣一來*和猶太兩方面在接納移民的事情上衝突會有所減小,按規定,猶太省有權在經濟吸收能力強的區域接納移民,而*則有權拒絕。需要注意的是,在猶太省所做的最後的決定,最終還是得透過中央政府這道關卡。
英國政府煞費苦心,積極推進“分省分治”。為了使這個計劃為各方認可,他們還特地邀請了世界各地的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猶太人代表,也邀請了*國家和巴勒斯坦的*代表到倫敦聚而議之。可是令英國無比尷尬的是,由始至終都是它一廂情願在努力,其結果就是阿猶雙方都拒絕了自己熱情的邀請。幸好,*國家的代表和阿聯盟秘書長最後還是如期而至,1946年9月10日的倫敦會議才免於落下無人參會的笑話。 電子書 分享網站
2。戰禍的起因(3)
雖然*國家代表最終出席了會議,但會議程序還是未能按照英國所設想的方向走。*國家在會議上提出了明顯針對猶太人、打壓猶太人的建議,這是英國所不能接受的,接受即意味著其之前的所有努力將付之東流。會議進入了意見出現巨大分歧的狀態,無奈之下,倫敦會議只得暫停,沒想到這一停就是兩三個月,直到1947年1月才又開始。會議再次進入談判狀態,但大家始終還是無法達成共識。
早在1946年8月,巴勒斯坦的英軍司令部所在地達比都國王飯店被猶太激進分子襲擊,那裡發生了嚴重的爆炸事件。恐怖襲擊事件讓英國人大為震驚,沮喪不已的英國當局一下子喪失了統治巴勒斯坦的信心,他們可不想再為巴勒斯坦人流血了。之後他們挑頭的“倫敦會議”又沒有一個明朗的結果,於是1947年2月,英國宣佈放棄對巴勒斯坦的統治,並把這塊燙手的山芋拋給了剛成立不久的聯合國,讓他們去處理。
從此,巴勒斯坦問題的鬥爭場所就移到了聯合國。
剛成立不久的聯合國接手這樣一個棘手的難題到底要怎麼處理呢?很快,兩個解決方案便放在了談論桌上:巴勒斯坦分割案和巴勒斯坦聯話邦案。前者提出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各自建立一個單純的猶太人國家和*人國家;後者則是提議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與*人共治的聯邦國家。議案提出後,專門針對巴基斯坦問題所設立的特別委員會很快就形成了兩派:一派反對分治,主張建立一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猶太聯邦國家。另一派則建議建立兩個獨立的國家:猶太國和*國,耶路撒冷則交由聯合國管理。前者是由印度、伊朗和南斯拉夫組成的少數派,後者則是由加拿大等7國組成的多數派。也有的國家選擇了中立,比如澳大利亞。
對猶太復國主義者來說,無論是哪個議案被透過,他們都是受益的。尤其是多數派的提議,與猶太復國主義可謂大同小異,無不吻合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心意。相反,*國家則是純粹的利益受損者,無論是哪個方案得到透過,他們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傷害,這兩個方案對他們而言都是有失公允的。可即便*國家深感不滿,他們又能怎麼樣呢?巴勒斯坦問題已經移交聯合國處理,他們也只能暫且按捺不滿情緒,等待各國的投票結果。
大家也都知道,那時的聯合國裡,大家都以美、蘇的態度為風向標。在巴勒斯坦的問題上,美國是態度堅決,支援巴勒斯坦分割案,支援建立一個獨立的猶太人國家的。而蘇聯呢?那時美蘇冷戰剛剛拉開,考慮到自己其他方面的利益,作為交換,蘇聯給了美國這個順水人情,在猶太人建國方面也沒有太大的反對。
如此一來,在美國的操控和蘇聯的積極配合下,很快聯合國第181(2)號決議透過了巴勒斯坦分割案。決議中指出,從1948年8月1日起,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