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五倍時,戰鬥力就能夠增加二十五倍。至於C則是精神力,整個部隊的火力再強,機動力再高,如果因為戰鬥時間太長以致缺量,或是為了急行軍,或是經過幾次嚴重戰鬥而傷亡嚴重,以致影響精神力,整個戰鬥力就削減甚多,甚至部隊叛變,空有戰鬥力也沒有用處,所以精神力是最重要的。
臺灣之建軍備戰(1)
到了臺灣之後,我有好幾次都感覺到我們的建軍備戰工作太過於鬆懈。而且高層長官對於建軍備戰的思考不夠,幹部們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舉例來說,父親要求國軍實施“潛龍計劃”,他說:“我們的通訊路線不夠完善,連有線電都暴露在地面,一定要把大電纜埋在地底。”後來我發現,每逢過橋時,電纜就沿著橋衡走,過了橋以後再埋到地底下,而埋入地底的電纜也不夠深,如果敵人打斷橋樑,連通訊網都會一起被打掉。這點看似小事,但是由此可知建軍備戰是不完整的。再舉一個例子來說,裝甲兵一直沒有完整的射擊場,所以戰車無法作戰鬥射擊,我建議過好幾次,戰車可以使用縮小型的電子模擬器,但是我的建議都沒有被採納,同時我也建議炮兵使用電子模擬器,但是也是始終沒有人推動。這是我耿耿於懷的一件事情。裝置固然需要花錢,但是一旦裝置做好了,就可以省下不少錢,並且可以爭取時間。我始終認為,我們不是一個富有的國家,所以我們必須節省,但是我們如果只顧著節省,而把一場勝仗省掉了,反而是最不值得的事情。所謂軍事戰略,重點就在於此,而軍事戰略則要根據野戰戰略來決定。
父親發明“三角形攻擊戰鬥群”的觀念,要陸軍加以研究後做一次演習。演習期間,每個師都要派代表去觀摩,事後還要開檢討會。那天官邸突然來電話,要我一起去看演習,我就先到士林,然後和父親同行。演習地點在林口臺地附近,父親一到達,就發現有一個部隊站在水塘裡面,父親看了就問:“為什麼那個部隊站在水塘裡?”他們解釋說:“這是按照一般狀況的需求,因為另外兩個第一線部隊已經擺好了,所以第三個部隊非放在水塘不可。”父親一聽就哈哈大笑,我心想:“事情壞了。”果不其然,父親說:“這簡直是笑話嘛!我跟你們再三地說過,三角形不一定是正三角形,前面兩個部隊擺定後,第三個部隊可以放在前後左右任何一個地點,這個地點要依狀況而定,而狀況包括敵情與地形,你們怎麼能把部隊放在水塘裡呢?”所謂“三角形攻擊戰鬥群”,與其稱為三角形,不如稱為三邊形,因為重點不是在於“點”,而是在於“面”。基本編組為三角形者,應變性大而且靈活,所以很容易變成整個正面向右或是向左,或是繼續增援第一線,或是變成向右梯形、向左梯形,即使是沒有戰場經驗的人,也不會將第三個部隊放在水塘裡。結果父親連演習也沒有看就走了,並交代指揮官研究好後再找人去參觀。
俾斯麥曾經說過一句話:“德國的將校沒有看英國的《泰晤士報》。”這句話看似平常,但是事實上他是指軍事單獨者無法稱霸,一定要將整個國家的力量通盤運用。父親也曾經給予我們相似的指示:過去國家的力量分成兩種,即政略與戰略之區分,今後要分成四種力量,即政治、經濟、心理、軍事,如此國家戰略計劃的編號才能統一,不僅歸檔容易,下令容易,做全國計劃時也不會遺漏。軍事雖然放在最後,但是等到全國運用時,就要放在前面來說,即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此政治為廣義的政治,包含政治、經濟與心理。
父親提出這個觀念之後,並沒有再加以解釋。有一年,魏德麥將軍來華訪問時,父親要“國防部”做簡報,哥哥那時是“國防部”部長。魏德麥將軍聽完簡報後提出了一個問題,他說:“‘三分軍事,七分政治,以武力為中心之思想總體戰’這句話應該如何解釋,是國家預算三分給軍事,七分給政治,還是人力或工作上的分配,總要有使用上的具體說法才是。”結果哥哥就朝參謀總長看,參謀總長就朝次長看,但是沒有人回答這個問題。哥哥一半發揮機智,一半對我有所考驗地說:“蔣代廳長(那時候我是第三廳代廳長),你直接用英文向他說明一下好了。”我就以平時的戰略研究為基礎,向魏德麥將軍說明,後來我也向父親報告,父親非常讚許我的看法,並且還以我的說法作為統一的說法。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臺灣之建軍備戰(2)
我與魏德麥將軍是多年朋友,他也知道這個原始理論是波蘭大學的歷史系教授Max Werner所提出的,Max Werner認為政、軍二區分已經不管用了,所以提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