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 想看書來

曉窗讀易 午案談經

讀易曉窗,丹砂研松間之露;談經午案,寶磬宣竹下之風。

易:指《易經》。

丹砂:也叫硃砂,成分含一硫化汞,是提煉水銀的重要原料,又可用來製成紅顏料。

磬:用堅美石頭或玉所製成的樂器,敲打時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清晨靜坐窗前讀《易經》,用松樹上滴下來的露水來研硃砂圈點書中的精義;中午時刻在書桌上誦讀經書,輕輕敲打著寶磬,讓那清脆的聲音隨風擴散到竹林間。

荀子曾說:對於天下的各種事物不能融會貫通,就不能稱做善於學習。荀子說這話是要求我們把死書讀活,不要拘泥於字句,放得開,又收得攏,萬變不離其宗。三國時魏有個叫管輅的人,精通《易經》,一天,何晏向他請教《易》中有關“陽爻”的問題,得到滿意解釋後,何晏心悅誠服地讚歎:“君論陰陽,舉世無雙。”當時,鄧颺正在座,便問管輅:“人說你善解《易經》,可你剛才所言,卻又沒一句談論《易經》的爻辭,這是什麼原因呢?”管輅應聲答道:“真正懂得《易經》的人,絕不死摳爻辭的說明而論《易經》,相反,只取精神,說人事,這才是真正的知《易經》精神,用《易經》之玄妙。”

一日有人問阿難尊者:“佛最重要的教誨是什麼?”阿難答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意即莫做惡事,廣施善行,自淨其心,即可成佛。唐代有位道林和尚,他總坐在大松樹上坐禪,故贏得“鳥巢和尚”的雅號。白樂天(白居易)任杭州知府時,曾問過和尚,“佛法的真正精神是什麼?”鳥巢和尚應諾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種道理不是連三歲孩童都懂嗎?”“是啊!可是實行起來,連八十歲的老翁都覺得難!”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非絲非竹 不煙不茗

人心有個真境,非絲非竹而自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芬。須念淨境空,慮忘形釋,才得以遊衍其中。

絲竹:樂器。

茗:茶水。

形釋:形是軀體,釋有解說的意思。

遊衍:逍遙遊樂。

人只要在內心維持一種真實的境界,沒有音樂來調劑生活也會感到舒適愉快,不需要焚香烹茶就能使滿室散著清香。只要能使心中有真實感受,而且思想純潔意境空靈,就會忘掉一切煩惱超脫形骸困擾,如此才能使自己逍遙遊樂在生活中。

一天,孟子和梁惠王在一個池溏邊觀景。梁惠王環顧著周圍的鴻雁麋鹿,面呈得意之色,對孟子說:“有道德的人也享受這種快樂嗎?”孟子回答說:“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夠享受這一種快樂,沒有道德的人,即使有這種快樂,他也享受不了。”——有德者方能有樂。人生的快樂有多種,但歸根到底,真正的能使人感到充實的快樂,應該是那種無所掛礙的精神的舒展,是那種了無愧怍的心靈的放鬆,是那種胸懷坦蕩的樂天知命。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五湖煙雲 盡入寸裡

會得箇中趣,五湖之煙月盡入寸裡;破得眼前機,千古之英雄盡歸掌握。

五湖:古代關於五湖範圍有多種說法,此是泛指。

煙月:指大自然的山川景色。

寸裡:心裡。

掌握:本有指揮、控制的意思,此處有交往、效法的意思。

不論何事,只要能領悟其中的樂趣,那麼三江五湖的山川美景,就等於都納入我的心中;不論任何道理,只要能看穿眼前的機運事理,那麼所有古往今來的英雄豪傑都會成為我的好友,由我盡情交往效法。

哀公說:“請問,什麼樣的人是聖人?”孔子回答說:“所謂聖人,他的智慧通曉大道,順應事物的變化而不會受到困窘,對各種事物的性情分辨得清清楚楚。所謂大道,就是一切事物變化形成的根本道理,所謂性情,就是判斷是非決定取捨的內在根據。所以,聖人做事像天地那樣廣大,瞭解事物像日月那樣明亮,他統率萬物像風雨滋潤萬物一樣美好而精純;他辦事普通人不能模仿,如同上天主宰萬物一樣;他辦事普通人不能解悟,如同百姓淺薄無知對自己身邊的事也不能認識一樣。如果這樣,就可以稱之為聖人了。”聖人,行為多麼從容啊,是那樣井井有條。多麼威嚴啊,是那樣嚴於律己。多麼堅定啊,是那樣始終如一。多麼安然啊,是那樣長久不息。多麼穩當啊,是那樣循道不移。多麼光明啊,是那樣睿智清晰。多麼端正啊,是那樣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