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忠告那些誇耀自己財富的人,這些都是做學問的人必須徹底戒除的事。
《孟子·告子章句上》中說:希望尊貴,這是人們共同的心願。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可尊貴的東西,只是不去思考它罷了。有個寓言說:有一隻母蛙帶著自己的蛙兒在池塘遊戲,它們看見一頭在塘邊飲水的牛。蛙媽媽很羨慕牛的身軀的龐大,它也想使自己變得如牛大。於是,它拼命往肚子裡鼓氣,還不住地問兒子:“我有牛大麼?”小蛙勸媽媽說:“您就別脹了,肚皮要爆了。”母蛙的肚皮最後真的就脹破了。
這種母蛙只知道羨慕牛的龐大,只想到和牛比大,其實,它為什麼不可以和牛比小呢?這寓言的道理很明白:人不能自恃才高,傲視眾人,也千萬不可妄自菲薄,總以為自己不如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可珍貴的東西,只是由於我們一味羨慕別人而沒有考慮它們罷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盛極必衰 居安慮患
衰颯的景象就在盛滿中,發生的機緘即在零落內。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慮患,處變當堅百忍以圖成。
衰颯:颯,本義是風吹落葉的聲音,衰颯是衰落、枯萎,指境遇衰敗沒落。
發生:生育、生長。
機緘:關鍵因素,指運氣的變化。據《莊子·天運》篇:“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敦居無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
零落:指人事的衰敗沒落,例如陸機有“親友多零落”的詩句。
百忍:比喻極大的忍耐力。
大凡一種衰敗的景象往往是在很早的繁茂時就種下禍根,大凡一種機運的轉變多半是在零落時就已經種下善果。所以一個有道德修養的君子就應當在平安無事時保持清醒的理智,以便防範未來某種禍患的發生,一旦處身於變亂災難之中,就要拿出毅力咬緊牙關,堅定信念繼續奮鬥,以求事業成功。
《易經》提出“月中則昃,月盈則虧”的道理,這說明天地間萬事萬物都會由盛而衰,在極盛時已經露出衰落凋謝的預兆。所以人在平安無事時,要保持自己的清醒頭腦,防患於未然。漢成帝曾經遊後花園,想與班婕妤同車。班婕妤辭謝說:“看古人的圖畫中,聖賢的國君,都有富名望而賢明的臣子陪在身邊;三代(夏、商、周)末世的君主,才有寵幸的臣妾在側。現在君主與我同乘一部車,難道不是與他們相似了嗎?”太后聽到這些話,很高興地說:“古代有賢慧的樊姬,現在有班婕妤。”後來飛燕讒毀班婕妤說她詛咒後宮,甚至也咒罵皇上。成帝於是就查問班婕妤。她回答說:“臣妾聽說:死生由命,富貴在天。自己的德性修養端正,都無法蒙受上天所賜的福份;去做一些邪惡不正的事,又能指望得到什麼?假使鬼神有知覺,它們一定不會接受奸邪讒佞的訴論;如果沒知覺,告訴它們又有何用呢?所以我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成帝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就赦免她,並賜黃金百斤。飛燕嬌媚又善妒,班婕妤恐怕遲早受害,於是請求到長信宮去陪侍太后。班婕妤不與君主同車,以至後來到長信宮去陪太后,說明她在平安無事時保持清醒頭腦,以便防止未來的某種禍患的發生。當然,一個人一旦處於某種災難之中,就要以頑強的毅力,努力奮鬥,以便取得將來事業的成功。
疾病易醫 魔障難除
縱慾之病可醫,而勢理之病難醫;事物之障可除,而義理之障難除。
勢理之病: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毛病。
義理之障:正義真理方面的障礙。
放縱情慾的毛病還有醫治矯正的可能,但是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毛病就很難醫治;事理和物理上遇到的障礙還可以解除,但是正義真理和思想品德上的障礙卻難以排除。
戰國時的名醫扁鵲,姓秦。有一天他來到齊國,上朝見到桓侯說:“你有病潛伏在皮肉,不將它治好,將會深入體內。”扁鵲走出宮門後,桓侯對左右大臣說:“做醫生的人好利,想拿沒病的人邀功。我根本就沒有病。”
以後,每隔五天,扁鵲每見桓侯一次,都逐次指出他的病已由血脈轉而潛伏到腸胃之內,可桓侯不是說“沒有病”,就是表現得不高興或不答話。第三次,也就是十五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侯,他看見了桓侯卻轉頭走了,桓侯派人問扁鵲為什麼要走。扁鵲說:“疾病在皮肉,用藥熨可以治好;在血脈,用針石可以治好;在腸胃,酒醪可以治好;如果進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天神也無可奈何,現在齊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