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希望,才能迎難而上,增添生活的勇氣和力量,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贏得人生與事業的成功,那萬分之一就成了百分之百。而悲觀者往往視困難為陷阱,看前方是一片黑暗,想到的就是放棄和退卻。如此心態,再好的機遇也必定與你擦肩而過,你只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失敗者,永遠是兩手空空。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隨時都會碰上湍流和險境,如果我們低下頭來,看到的只會是險惡與絕望,在眩暈之中失去了生命的鬥志,使自己墜入地獄裡。而我們若能抬頭,看到的則是一片遼遠的天空,那是一個充滿了希望並讓我們飛翔的天地,我們便有信心用雙手去構築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堂。
失意是生活樂曲中不可缺少的音符。有了它,生活的樂曲才會抑揚頓挫,才會華美。有人只看到成功,卻看不到成功的前面橫著一條河。這種人雖然樂觀,但常常盲目行動。有人只看到失敗,卻不能聽到一步之外的成功正在大聲呼喊。這種人很窩囊。令人扼腕的是,世界上這樣的人太多、太多。
有時成與敗就是耐力的較量
人們經常會停滯在離成功還有一點點距離的地方,但是那個地方依然叫做失敗。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總裁松下幸之助,年輕時家庭生活貧困,必須靠他一人養家餬口。有一次,瘦弱矮小的松下到一家電器工廠去謀職。他走進這家工廠的人事部,向一位負責人說明了來意,請求給他安排一個哪怕是最低下的工作。這位負責人看到松下衣嘏骯髒,又瘦又小,覺得很不理想。但又不能直說,於是就找了一個理由:我們現在暫時不缺人,你一個月後再來看看吧。這本來是個託辭,但沒想到一個月後松下真的來了,那位負責人又推託說此刻有事,過幾天再說吧,隔了幾天松下又來了。
如此反覆多次,這位負責人乾脆說出了真正的理由:“你這樣髒兮兮的是進不了我們工廠的。”於是,松下幸之助回去借了一些錢,買了一件整齊的衣服穿上又返回來。這人一看實在沒有辦法,便告訴松下:“關於電器方面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不能要你。”兩個月後,松下幸之助再次來到這家企業,說:“我已經學了不少有關電器方面的知識,您看我哪方面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
這位人事主管盯著他看了半天才說:“我幹這行幾十年了,頭一次遇到像你這樣來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韌性。”結果松下幸之助的毅力打動了主管,他終於進了那家工廠。後來松下又以其超人的努力逐漸鍛鍊成為一個非凡的人物。
在成功者的眼裡,失敗不只是暫時的挫折,失敗還是一次機會,它說明你還存在某種不足和欠缺。找到它,補上這個缺口,你就增長了一些經驗、能力和智慧,也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世界上真正的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輕易放棄。
在一家貿易公司工作的斯蒂芬最近覺得情緒壞到了極點:老闆對自己越來越苛刻了,公司的制度太死板了,毫無人情味可言,同事太勢利了……
於是,有一天他對好朋友哈桑姆發了一通牢騷後,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哈桑姆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對你們公司進行報復!這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斯蒂芬問:“為什麼?”哈桑姆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拼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
斯蒂芬覺得哈桑姆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再見面時,哈桑姆故意問斯蒂芬:“現在是時機了,要跳槽快行動哦!”斯蒂芬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苦痛辛酸之時,要樂觀地以積極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受到挫折而感到痛苦失望之時,埋下頭來幹些實事,總有你迎來一個絕佳的機會的時候。
工作沒有道具
不論做何事,都必須竭盡全力,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如果一個人領悟了透過全力工作來免除工作中的辛勞的秘訣,那麼他也就掌握了達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處處以主動、努力的態度來工作,那麼即使在最平庸的職業中,也能增加他的權威和財富。
比利時有一出著名的基督受難舞臺劇,演員辛齊格幾年如一日在劇中扮演受難的耶穌,他高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