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在外祖母的說服下,一個人走出了莊園。他沒有目的地在街上閒逛,在一條街道的拐彎處,他看到一家店鋪的門前人頭攢動。原來是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裡的木炭忽然讓保羅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線希望。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裡,保羅僱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裡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結果,木炭被搶購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然後他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一個新的莊園初具規模了。幾年以後,“森林莊園”再度綠意盎然。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別讓眼睛老去,這樣才不會讓心靈荒蕪。當苦難向我們襲來,當我們被憂愁壓得無暇喘息,不要懼怕,伸出手,撥開心頭上的那團陰雲,輕輕地,像撥開水面上的一塊塊浮冰。這個時候天上的太陽,自然就會亮亮地照進你的心田。
我們每一個人頭腦中都應該充滿積極和勇敢,絕不讓挫折將自己擊倒。對我們而言,挫折不過是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攀登高峰時必須經歷的有益訓練。
走向失敗的人,每逢挫折時總是武斷地認為“我是個百無一能的廢物”,而不去積極開啟就在眼前的一扇新的窗子,結果錯失良機。因而,走向失敗的人,其實是因為喪失了一個又一個的機會,故而人生道路越走越窄。
彼得·丹尼爾小學四年級時,常遭班主任菲利浦太太的責罵:“彼得,你功課不好,腦袋不行,將來別想有什麼出息。”彼得直到26歲時仍大字識不了幾個,有次一位朋友唸了一篇《思考才能致富》的文章給他聽,彼得深受震動,此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成功後他買下了他當年打架鬧事的街道,並且出了一本書,書名叫做《菲利浦太太,你錯了》。
與此相似,發表《進化論》的達爾文當年決定放棄行醫時,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幹,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麼辦。”達爾文還在自傳上透露:“小時候,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認為我資質平庸,在別人的眼裡我與聰明是沾不上邊的。”
羅丹的父親曾抱怨自己有個白痴兒子。在眾人眼中,他也是個前途無“亮”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則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
。§虹§橋 蟲 工 木 橋 書§吧§
第48節:三、成就輝煌事業的好心態(10)
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給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理,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學的命運,在申請到瑞士聯邦技術學院深造時也被拒絕。而他死後,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他的大腦與常人的不同之處。
在生活的道路上,有燦爛的陽光,也有陰雲密佈。然而心靈是脆弱的,偶爾的風吹雨淋,也會使自己覺得碰上了世界末日。可是,當你在風雨的搖曳中穩穩地站定之後,看到的陽光依舊是那樣的燦爛,每一天依舊充滿著希望。
因此,當你得到別人給你的“低度評估”時,你能否證明給他看:他錯了!暫時的低落並不能說明什麼,將來總有一天你會大鵬展翅,擊水三千里。實際上,人生的競賽並不亞於一場馬拉松賽跑,長跑中更加關鍵的是耐力,那些躋身第一排的起跑者,往往並不是最先到達終點的人。
海明威說過:“一個人可以被擊敗,卻不可能被戰勝。”他還有一句名言是:“一個人必須是這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後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
是的,只要我們選擇堅強,即便失敗一千次,我們還可以一千零一次爬起來,最後成功一定非我們莫屬。
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人生有時像個賭局,誰都不可能總是贏家,誰也不可能總是輸家。在人生的道路上要經得起大風浪,我們只有在驚濤駭浪中,才能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才能認清自我。如果說立志是播下種子,工作是辛勤地澆灌,那成功就是結下的果實。但是也不要過於樂觀,你也許會遇到挫折、失敗。怎樣對待呢?
有的人由於不能很好地面對挫折或失敗,於是當他們遇到一些經濟上的、生活上的或名譽上的挫折、失敗時,思想就崩潰了,進而走上了犯罪或輕生的不歸路。這是一些經不起失敗或挫折考驗的人。
我敬佩那些從不幸中站起來的人,因為他們有寬闊的心境和優良的心理素質。就像一位失敗者曾說的:“難道有永遠的失敗嗎?不!我寧可1000次跌倒,1001次爬起來,也不向失敗低一次頭。”我相信抱有這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