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自我,往往就是一種長期形成的習慣,並被這種習慣緊緊束縛住靈魂的故我。一個人如果不能突破這個故我,那麼他就會在自設的“固執”或拘泥於習慣的陷阱中不能自拔。一個人如果被故我完全封閉了起來,那麼,他就成了一頭拉磨的驢子,看起來他也非常忙碌和勤奮,但他再也不是一匹在天地間呼嘯向前的駿馬了。

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經講過一個很經典的故事:

約翰和湯姆是相鄰兩家的孩子,他倆從小就在一起玩耍。約翰是個聰明的孩子,學什麼都是一點就通,他知道自己的優勢,自然也頗為驕傲。湯姆的腦子沒有約翰的靈光,儘管他很用功,但成績卻難以進入前十名,與約翰相比,他從心裡時常流露出一種自卑。然而,他的母親卻總是鼓勵他:“如果你總是以他人的成績來衡量自己,你終生也不過只是一個‘追逐者’。賓士的駿馬儘管在開始的時候總是呼嘯在前,但最終抵達目的地的,卻往往是充滿耐心和毅力的駱駝。”

聰明的約翰自詡是個聰明人,但一生業績平平,沒能成就一件大事。而自覺很笨的湯姆卻從各個方面充實著自己,一點點地超越著自我,最終成就了非凡的業績。約翰憤憤不平,以至鬱鬱而終。他的靈魂飛到了天堂後,質問上帝:“我的聰明才智遠遠超過湯姆,我應該比他更偉大才是,可為什麼你卻讓他成為了人間的卓越者呢?”

上帝笑了笑說:“可憐的約翰啊,你至死都沒能弄明白:我把每個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褳’裡都放了同樣的東西,只不過我把你的聰明放到了‘褡褳’的前面,你因為看到或觸控到自己的聰明而沾沾自喜,以至誤了你的終生!而湯姆的聰明卻放在了“褡褳’的後面,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聰明,總是在仰頭看著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覺地邁步向上、向前!”

在這個講求速度、講求效率的流動性極強的時代,一切事物都是在流動中得到發展從而超越自身的。對於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來說,有時就必須離開熟悉的環境,離開熟悉的領域到更遠、更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地方去開拓,去進取。須知,一個坐著不動的人,是不可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位置的。

很遺憾,我們大多數人所受的教育並沒有教會我們怎樣學會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說“不”。在競爭的壓力下,要對一個自己並不喜歡卻又有些誘惑力的“雞肋”工作說“不”,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幹一行愛一行”遠比“愛一行幹一行”成本高得多。因為“幹一行愛一行”的機會成本是自己所愛的一行,而“愛一行幹一行”的機會成本卻是自己不愛的—行。

一位有著類似經歷的約翰曾經後悔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從事一項自己並不喜歡也不擅長的工作。每當我產生變化一下的念頭時,都會為下一步無所適從而憂慮,於是一項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就一拖再拖地幹了下來。可是,時間越久,我發現存在的問題越大——下一項工作總是要受到前一項工作的影響,我在這個行當幹得越久,我要擺脫這個行當的成本也就越大。

終於有一天,我在朋友的勸說下對自己當初的抉擇說了“不”。真正抽身出來才發現,事情並沒有我所想象的那麼糟。儘管經歷了不小的波折,但是擺在自己面前可選擇的天地卻寬了許多,想象中的壓力在現實中也沒有那麼可怕。我的朋友用“逃跑”來形容我說“不”時的狼狽,但我卻很感激他教會了我“用腳”來進行另一種方式的選擇。

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曾經講述過怎樣選擇才會有一個“經濟”的人生。他認為一個人在生活之初,選擇學習和工作的方向應該更加偏重於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而非眼前的一些“現實”利益。自己所認定的容易找到的工作和容易錄取的專業,對於平等競爭的他人來說也同樣是容易的。

人才的市場也遵循著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律,“看不見的手”會把今天看起來前景不錯的職業,自動調整到供求平衡的程度。從一個較為長期的趨勢看,各個專業和領域之間的競爭程度是相同的。能否在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歸根到底還是看一個人能否在自己選擇的領域做出比平均值更高的“生產率”。所以一旦發現自己選擇的領域不是自己喜歡的或是增長的,就應該及時做出調整,因為現在調整,浪費的只是幾年,今後再調整,浪費的就有可能是整個一生。

←虹←橋書←吧←。

第53節:三、成就輝煌事業的好心態(15)

學會享受工作

在任何情形之下,都